Search

你是不是也曾經疑惑過​
一份工作值多少錢,到底誰說了算?​
我長得這麼可愛,賺得...

  • Share this:

你是不是也曾經疑惑過​
一份工作值多少錢,到底誰說了算?​
我長得這麼可愛,賺得為什麼那麼少?​
老闆如此機歪,憑什麼可以大賺特賺??​

有研究單位使用「社會投資回報 SROI」​
(一套可以量化 #社會影響力 的系統)​
去評估各個職業能為大眾帶來多少價值​
結果發現,一份工作對社會的貢獻程度​
真的未必會反映在它的薪資收入上​

比如一秒幾十萬上下的銀行家​
隨便出手就可能干擾金融體系的穩定性​
所以經過計算後,他們每賺到 1 塊錢​
全體社會要付出約 7 塊的社會成本​

此外像市場行銷總監在大量散播廣告時​
會造成過度消費及環境破壞等外部成本*​
所以每賺 1 塊,社會群體可能得虧上 11 塊 ​
而替企業節稅、減少國家收入的稅務會計師​
每賺上 1 塊錢,社會損失更是高達 47 塊​

真正能帶給社會正面價值的工作​
往往是那些薪資低了很多的 #基層崗位​
──例如維持環境整潔的清潔工,每賺 1 塊​
社會就可以獲得 10 塊的收益。而處理垃圾​
減低汙水及碳排放的回收員,每賺 1 塊​
可以為社會全體額外創造 12 塊的價值​

需要強調,研究並非想叫大家敵視特定行業​
而是想藉著 #收入 與 #貢獻 間的失衡現象​
來探討這個社會的分配方式是否合理​
是否有給予每個職業它應得的 #尊嚴​

或許我們可以好好想想​
有哪些工作是一天沒人做​
這個社會就可能損失慘重甚至停止運作​
又有哪些工作是即便徹底消失在世界上​
可能也根本不會有人發現呢……?​


#像圖文作家就是不痛不癢的那種​
#怪奇冷知識733​

附註:「外部成本」是經濟學專有名詞,指某些人或企業的行為,會對社會或其他單位造成影響(例如環境污染),卻不用承擔相應的義務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特殊技能:屢獲統一發票陸獎(200 元)
View all posts